节日期间,电信网络诈骗的“暗流”伺机而动。面对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境外窝点远程操控等新挑战,徐州移动以技术为矛、以责任为盾,联合徐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开展了一场以“科技溯源+精准打击+全民联防”为核心的专项“打猫行动”,为市民筑牢财产安全防线。
一是精准溯源,科技赋能,斩断诈骗“技术链。固话诈骗方面,近期,徐州移动监测到多起境外分子通过软件远程操控国内固话实施诈骗的案件。诈骗团伙以高薪招聘为幌子,诱骗本地人员办理固话设备,伪装成“本地号码”降低受害者警惕性。通过大数据筛查,徐州移动锁定6台异常固话设备,配合警方捣毁窝点1处,抓获嫌疑人3名。校园诈骗专项治理方面,针对期末考试后频发的虚假补习班诈骗,徐州移动通过分析异常话单特征,协助警方破获一起利用GOIP设备伪装教师身份实施诈骗的案件,挽损50余万元。
二是警企联动,数据共享,打造反诈“快反部队”。徐州移动与徐州市反诈中心建立“线索即时共享、研判同步推进、抓捕快速响应”的联动机制,实现“发现即打击”的高效模式,通过AI模型分析高频通话、异常漫游等行为,从源头阻断诈骗工具流转。跨区域协同作战:针对集中收卡、远程操控APP的诈骗团伙,徐州移动联合警方跨省追踪,捣毁窝点3处,抓获嫌疑人10多名,缴获手机卡、GOIP设备20余件。
三是全民反诈,宣防结合,构建“识骗防骗”新生态。徐州移动创新宣传形式,针对学生、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开展“靶向教育”,推动反诈意识深入人心。面向校园普法,各单元联合区县检察院、公安分局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通过模拟诈骗场景、解析“校园贷注销”“虚假兼职”等套路,覆盖师生超3万人次。同时,在社区开设“银发反诈班”,用方言讲解“保健品诈骗”“冒充子女求救”等案例,发放定制版防诈手册,提醒居民“不点击陌生链接、不共享屏幕、不轻信转账”。
徐州移动将以“零容忍”态度持续推进“打猫行动”,用科技之网守护万家灯火,让诈骗分子在彭城无处遁形。
(张兆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