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看似寻常的白色鞋底,实则暗藏“黑科技”——重量不及同规格传统材料的45%,却能在运动员起跳瞬间提供额外25%的回弹。凭借这份硬核实力,它成功跻身巴黎奥运会运动员装备清单。“目前,这种新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全球最高端的运动鞋,”企业创始人姜修磊介绍道,其应用场景更已拓展至新能源电池、医疗、航空航天航海等高端领域。从实验室到奥运赛场,申赛新材料只用了五年,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高精尖技术“大显身手”
六年耕耘跻身全球高端供应链
如何让实验室里的技术成果走出“象牙塔”,变身市场追捧的“香饽饽”?苏州申赛新材料有限公司用六年成长给出了圆满答案。
“申赛新材料”打通了超临界微孔发泡的“实验室—量产”全链条,建成具有独创性的聚合物微孔发泡材料通用技术平台,是全球首家实现TPU/TPEE/PEBA热塑性材料非交联发泡,全球第二家实现PVDF聚偏氟乙烯发泡板材量产的企业,填补国内超临界发泡领域空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围绕工艺、装备、配方,公司已申请专利47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已授权21项)。2024年“申赛新材料”与英国头部材料企业签署全球联盟协议,对方5年向申赛支付8000万元技术许可费。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能自主研发发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设备,更在于研发产品、推动产品向商品转化以适配多元场景。”拥有20多年超临界物理发泡研究和技术积累的创始人姜修磊博士,带领研发团队深耕技术突破,潜心攻克产品端、成本端、应用端的多重难关。“很难想象,2010年前这项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连产业化方向都不清晰。”姜修磊感慨道。如今,这项技术已“多点开花”,产品可满足5G通信、新能源电池、汽车、医疗、鞋材等领域的轻量化材料需求,服务于华为、ATL、比亚迪、小米汽车、阿迪达斯、安踏等全球知名客户。
2019年成立至今,公司先后获评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胜奖,并连续两年入选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
金融力量陪伴赋能
助力科创企业行稳致远
从学者到创业者,姜修磊的创业路可用“坚韧不拔、静待花开”概括。“从知识到技术,从产品到商品,每个环节都需要五年时间沉淀。”他坦言,在这个领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金融力量的陪伴支持,是企业能存活、壮大的关键。
“民生银行是我们一路同行的好伙伴。”在姜修磊看来,关键时刻的资金支持与金融服务,是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助力。2023年企业扩产时,民生银行苏州分行联动民银国际启动投贷联动,为企业批复2000万元授信;2024年2月,随着企业产能与订单持续扩张,授信额度增至5000万元,2024年9月,分行再次联动民银国际及其他投融资机构,协助企业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并配套提供上门服务、办理代发工资、民易贷、信用卡等综合金融服务,助力申赛新材料员工畅享便捷消费生活。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根本使命。”民生银行苏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扎根苏州二十年来,该行始终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领域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以高质量金融供给助力苏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力中国企业向世界迈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