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临近,学生即将返校,近期冒充抖音客服针对青少年的诈骗案件频发,超60%受害者为中小学生,部分学生因轻信“账号解冻”“中奖兑换” 等话术被骗走零花钱、泄露个人信息。为遏制此类诈骗,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徐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徐州移动”)携手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筹备“反诈开学第一课”专项活动,将反诈知识融入校园教育,筑牢青少年防护网。
当前冒充抖音客服针对青少年的诈骗,呈现出“精准化、场景化”的典型特征,具体套路可总结为“三步走”:第一步,信息精准套近乎,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青少年抖音账号的基本信息,声称用户开通了高额直播会员、存在自动扣费项目,或账号出现异常,若不及时处理将产生严重后果,如影响信用、持续扣费等,瞬间让受害者陷入慌乱,无暇思考其中蹊跷,进而降低防备,开始配合骗子后续操作;第二步,构建“专业协助”假象,为了进一步掌控受害者,骗子会以操作复杂、需要专业协助为由,诱导受害者下载各类看似正规的陌生APP,如带有屏幕共享、远程控制功能的软件。一旦受害者下载并按照指示操作,骗子就能通过这些软件,实时获取受害者手机屏幕上的信息,包括各类账号密码、验证码等,甚至可以直接操控受害者手机进行转账等操作;第三步,实施“资金转移”诈骗,当骗子获取了足够的账户信息和操作权限后,便会迅速行动,以各种借口诱导受害者在金融APP上进行转账操作,或是直接利用已掌握的信息,将受害者银行卡内的资金分批、快速转移。
在此次对接过程中,徐州移动结合监测到的涉诈数据,用可视化图表展示青少年被骗高发时段、高频话术关键词等关键信息,总结出青少年易受骗的三大原因:对“官方客服”身份缺乏辨别力、面对紧急场景易慌乱、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同时,联合起草了《致家长的反诈一封信》,通过各年级家长群推送,提醒家长加强手机支付密码管理、关闭小额免密支付,形成“学校+家庭+企业”的三方防护网。
徐州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猫行动”,后续将持续优化青少年专属反诈监测模型,针对抖音、快手等青少年高频使用APP的诈骗场景,强化“话术关键词+链接备案信息+使用时段”的多维识别,做到“涉诈信息早发现、早阻断”。同时,将与教育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每学期开展“反诈进校园”活动。
徐州移动在此提醒:使用抖音时,凡是主动来电称“您开通了直播会员需关闭”“账户异常需解冻”“订单有误要退款”的“客服”,均需通过抖音APP内官方客服通道核实,切勿相信陌生电话或短信中的联系方式。
推荐阅读: